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章: (第6/9页)
/br> 本来赚的就是富贵人家夫人小姐的钱,只要她们捧场就行,假货出来也就是卖给低门矮户的姑娘过过瘾,反正这些人也不会捧着真金白银来自家高大上到没朋友的铺面买东西。提出这个方案的薛呆子就不说了,威尔逊先生和安娜都是识货的主,从脑子里过一遍他们就明白,若能将每一步都做到完美,就像薛蟠的假想,无论有多少假货出来,对他们的生意都不会有任何影响,这是招牌的魅力。 去九阿哥的福瑞楼能吃饱,去离着不远的鲜味楼也是一样,虽然口味不同,都是美味,这两家可以说是京城最高档次的酒楼,可是……九爷这边生意要好很多,家境稍微次一点的会考虑去鲜味楼,但凡是不缺钱的,都会选择胤禟这边。 为什么? 不就是因为面子。 东西好不好吃不重要,就算里头生意火爆人多如狗一点没意境也好。他们吃的不是饭菜,而是体面与尊严。选这里就是冲着招牌来,人人都知道福瑞楼是京城第一,贵点那是应该的。 用膳都是如此,别说买珠钗环佩,只要不玩坏,这是能用上一辈子的东西,价钱再贵也拦不住整天闲的没事干只能斗小妾或者相互攀比炫耀的妇人。提出招牌效应这个概念之后没多久,薛蟠又给了第二条建议,限制数量,每种花样只做那么多,让买到的人有种“我就是那么叼”的爽感。这么做看似会给工匠添许多麻烦,实则不然,同样一个图案能衍生出的花式简直太多,稍微变一变又是另一种,只要有差别,就算大体相似也成,珠钗不都那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