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细数四椒夸地广 概举三说论天长 (第7/13页)
采办了些越椒,以致口味略偏辛辣。看来是孤思虑不周了。” 殷色可抿着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憋了好半天,才开声说道, “王爷无需挂怀,这菜味道其实不错。只是民女方才没有防备,呛了一下。不妨事的。” 对面的祖莹此时抱拳圆场, “王爷,今日用来调味的并非越椒。 1 越椒即茱萸,色分青赤,青多赤少,实圆,浆果入菜,其味辛柔。 而眼前此椒实小顶尖,实是吴椒,古书云榝者。 《文》曰榝似茱萸而小,赤色。最为辛辣。 虽同产江南,性大不同。” 庆云大奇,“哦?这辛料还有这许多讲究?” 那祖莹不过一个孩童,说道兴起时,哪里忍得住,得意的续道, “当然。 虽然椒字用来代指辛料,但这里面种类可多了。 最常见的四类辛料是川椒,秦椒,吴椒,越椒。 古时椒专指川椒,丑而麻面,性辛味麻。 1 秦椒称檓,色分赤黄,亦称花椒。 吴椒名榝,最是辛辣。 越椒辛甜,江淮之间,时喜用之,如今的名气却是最大。 其实好辛之人,首推吴椒。 川人虽有川椒,但趋吴椒之美,引入蜀中称为藙。 采藙晾干,以油煎之,其香扑鼻,佐餐索饼,最是美味。” 小王爷听祖莹言之凿凿,便将厨子唤了上来。 取来采买的所谓“越椒”,果然根根都是寸许长短,色红尖细,不似普通越椒。 便让祖莹向那厨子解释油煎之法,然后再吩咐煮些索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